《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片子,真心推荐所有人去看,尽管它排片是真的少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将一个一个真实的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用连贯的叙事贯穿起来。影片整体情绪上是抓人的,这些都源自于导演方励通过走访当时还健在的幸存者、事件亲历者后代,并参考英、美、日、中(按豆瓣简介顺序)多方材料,还原出事件整个经过。
影片中有一处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对比。
有一名日本接受采访的学者,他的画面背景是一整墙的书,全是大部头,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
在看电影之前,对这部片子这段历史的了解只有:这是一个纪录片。
看的时候,前半部分有点拖沓,差点睡着,后半部分泪崩。看的导演连线场,也是某个(中英联合办学)大学传媒专业的活动场,连线的时候问了好几个关于传播传媒的问题,听得我脚趾扣地…还有几个电影相关的问题,在此记录一下总之听完这几个回答,我内心只想吐槽“去你的吧”
问:船沉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有这么一系列操作(不全撤离、落水击杀)
答:(前一个问题回答了拍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找到一个日军亲历者)因为缺少日方的视角,我只能分析
十几年没有买票去电影院了。
上一次去电影院似乎也是因为得了一张赠票。
主要是由于现在影院内放的很少有让我能一口气耐心看两小时的片子。
虽然一堆人在说纪录片本来就是枯燥的,放什么电影院。但我看完的感受是:有机会我想再看一遍。如果我家有中学生以上的孩子,我也会推荐他看。
简单说几点。
1. 这部片子可以面向全世界地有力揭露日军之残暴。这种揭露作用是所有的横店抗战神剧加起来也做不到的。
2. 这部片子赞颂了中国渔民救人的勇敢,以及不以救人为意的豁达。
3. 片中有不少描述英军人事的情节
里斯本丸号事件
《里斯本丸沉没》潜水员对沉船会有天然好奇吧,看了很多资料简单整理了探测打捞这方面
里斯本丸号事件本来在民间由在世老人们口口相传,1997年进入调查者视线,是因为另一艘沉船“太平”号。
1949年,国民党从上海撤退时,从中央银行运出的巨量黄金、白银,“太平”号是其中一艘,行至舟山时,与煤船相撞,发生重大海难事故。1997年调查“太平号”时没有结果,却发现了“里斯本丸号”。
这片海域是大黄鱼的重要繁殖之地,不过渔民用拖网作业时,巨大网具常被利器划破。事过留痕
几年前的一次偶然,使制片人方励听说了“里斯本丸号”沉船的事情。我国东极岛的渔民救下了300多名英军战俘,为什么世人都不知道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呢?
为了记录下这一事实,他查阅资料、走访最早写下《里斯本丸沉没》的作者、利用现代技术,找到里斯本丸号沉船的坐标、花费大量金钱在英国报纸上刊登整版广告,登上BBC,寻找沉船的幸存者及其后人……历经几年的时间,把历史事件的脉络梳理出来,把沉船的过程用影像还原出来,把遇难者的后人带到亲人葬身的海域去祭拜……
那些年轻的、鲜活的、帅气的小伙子们
其实都是想得到该有的故事框架 但在框架里说好了故事
好几个汹涌泪点
1.炮兵的命运。炮兵如此拼命泵水,最终也只是为他人赢得了生命。是为了自己的求生之心,却也是为了众人的人性之心。就像是战士们冲出去的第一批敢死,第二批杀人,第三批救人,绝不是只为自己之生。而却必须无奈面临自己之死。是那苏格兰民谣响彻海面。
2.亲人的羁绊。“我挚爱她”、“我想让你知道我为了回来见你已经尽了全力”、“我爱你”……我愿称之为“极致浪漫”。而制造所谓“极致浪漫”的只是普罗大众,永远是我们芸芸众生。
《里斯本丸沉没》很好的纪录片!却是一件尴尬的事件....所以这事件在英国、日本、美国、中国都没有太大宣传。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bmrpos.com/tiantang/kandianying-10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