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部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关系故事片。而其中所有有关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描述则更多像是来打酱油的。就好象在“文以载道”的时代,你的文章不载道的话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所以就算是世俗笔记小说也一定要安上一个载道的尾巴。但其实这类笔记小说,截掉尾巴之后仍旧是一片元气十足的故事。而,此白鹿原,明显不具备元气淋漓的气质,倒是有些畏畏缩缩的小气感。
整部片子有一种上够不着天,下踩不到地的凌乱感。除却故事发生的大环境不说,只是人物性格塑造就实在无可圈可点之处,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如走马观花,缺少精气神,少了生活的逻辑。
而且整部片子看下来,好像只是在看田姑娘一个人是如何把几个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尤其是电影的后半部,故事的主场景就是田姑娘的破窑洞,几乎一半的事儿都是在这破窑洞发生的,包括最后饿的快死的时候的香艳出境,都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
很多人把片子的失败归结到这是一个删减版,但其实不是。这部片子的失败是改编的失败,是导演在掌控这个主题时的失败。原著中的自给自足的元气
我心里的白鹿原是白嘉轩被封建礼教束缚左顾右盼思前想后的做派,是白鹿两家值得玩味的微妙关系,是在大时代变迁中各种人物命运的选择和转折。电影不可能把整个故事拍完,但是起码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吧。全片像赶着投胎一样一个一个情节的跳,很多情节没有前因后果的带过,对人物的刻画基本没有,因为它赶着讲故事呢。就算你用田小娥做主角吧,田小娥的心理变化是怎么样的你要表现出来了吗?!田小娥在书里那种妩媚诱惑我也全没看到。最后看完了电影也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婚姻自由么?!最后人物结局一概没有交代,日本人丢下两颗炸弹就结束了!
还有一堆人说王全安怎么苦逼了,上映多么艰难了。拍不好理由还多。还听说原片有6小时,您没那编剧能力就去拍电视剧啊,好像拍得长还应该表扬你了,您不知道一电影该多长,您写剧本的时候不知道要控制长度。我也不相信因为广电总局要删的部分就应该连个故事都讲不清楚了!而且就算是加长版我也不看好。
《白鹿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小说,初二读,高二读,前几天还为看电影做足前戏,又翻出来细读了一遍,依然内心崎岖荡气回肠。
大概一个月前开始,就不停对蓝盆友念叨,这部片子谁说好,故事怎么跌宕,你一定不会再在电影院睡着了。
太多人关注这部电影,片方也摆出一副自信满满值得关注的样子,我被这前戏忽悠住了。
结果……
赶着首映第一天早早去买了票,忍受着左边三个上海阿姨从开始到结束的聊天,忍受着右边姑娘和她爸大声念每个字幕,以及影院里那个哭泣尖叫的小孩,我忍着惊讶和倦意看完电影。散场回去路上,半个多小时里,心情极差,吐槽诅咒无数次。
事实上,在看了三十分钟之后,我心里就开始默念:“卧槽,莫非这又是烂片”了。
当年陈忠实先生小说创作完毕后,就备受争议,读了好多遍,我自然知道其题材和人物确实存在敏感,加上昨晚我专门认真读了豆瓣时光网上的影评,自以为心理预期已经在一个很正常的点上了。同时作为无脑九零后,无数次拷问内心,自认为对国产电影要求,真的不高啊……剧情音乐画面演员台词思想,只要有一半以上打动我
《白鹿原》无疑是中国一部非常有分量的文学作品,个人的看法如果说中国有一部小说有资格问鼎诺贝尔奖,那么我心中的选择必然是《白鹿原》,这样一部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对此我对王全安先生并不抱很大的期待,然而看完电影,我谨以个人的名义对王全安先生的工作表示敬意,用短短的150分钟,绕越众所周知的审查壁垒,把这部著作的少许精髓和精致的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还是令人惊喜和满足的,这是我个人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自秦汉以来到清末的中国社会基本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上数三代,我们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的祖先都是农民,在那个年代中,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中?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有着什么样精神?这些都是很值得去探讨的问题,而这部电影则是试图回答了这些问题的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的主角无疑是由张丰毅饰演的封建大族长的代表白嘉轩,一个靠着勤劳和精明创下家业的地主阶层的代表,这与49以后所宣传的靠压榨雇工为生凶狠恶毒的地主形象有很大的区别,必然有一些争议。
2012,只是一个名为白鹿原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bmrpos.com/tiantang/kandianying-8986.html